近期,多地陆续发布相关条例、规范或导则,逐步加强了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力度。其中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方面,3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对历史建筑进行日常维护和修缮,保持原有的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重庆近日发布的《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技术导则》明确,历史建筑修复各阶段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且结构加固设计宜按30年考虑。
就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问题,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名城部部长楼舒对《中国建设报》表示,目前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在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大,各地也都在编制有关技术规范、导则,重点是如何充分激发基层的“管家意识”,提高他们参与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的积极性。
楼舒:随时代的发展,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中运用到的新技术非常多,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用树木针测仪、应力波以及树木生长锥检测木结构体系性能,可准确检测木结构的病害,得出检测构件的弹性模量、抗弯抗剪强度等力学数据;用德国先进的药剂清洗清水砖墙的附着物,可增强清水砖墙防潮防风化能力;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智慧消防”运用于历史建筑的安全保护中,可实现历史建筑消防智能化;在测绘建档中运用数字化、三维立体扫描和倾斜摄影模型等新技术,可为今后的历史建筑修缮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全国各地历史建筑的年代、结构、用材等各不相同,对新技术的运用也不完全一样。总体而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需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优先、合理规划利用”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同时运用好新技术,提高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性能,更好地保护其价值要素、特色风貌。
楼舒:首先,历史建筑游离于一般建筑和文物建筑两个系统之间,很多历史建筑建造年代比较早远,使用材料、材料强度等与现代有很大不同,满足不了现行建设规范标准的要求。其次,鉴于与文物建筑有很多不同,需更多激发历史建筑利用的活化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如直接套用文物建筑的规范标准显然不符合实际。最后,要结合地方实际建立一些区域标准规范、导则,更好地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
目前,很多省市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及建筑特点,慢慢的开始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探索保护修缮技术,开展加固、防潮、节能、表皮修复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因地制宜找出路,并通过编制出台一系列历史建筑修缮与利用技术规范、导则等,慢慢地增加指导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各地还需进一步将一些规范、导则落实到位,通过“理论—实践—再实践”不断摸索和创新。
中国建设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到历史建筑保护资金不足,您认为该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楼舒:的确,相对于城市建设等方面所提供的资金,历史建筑保护资金相对较少。不少历史建筑尤其穷困乡村中的历史建筑很多都因缺钱没办法得到及时性保护修缮而濒危,亟须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的资金保障机制,以解决历史建筑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需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建议将历史建筑保护所需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设立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或将历史建筑保护资金纳入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体系。
另一方面,在明确历史建筑保护管控要求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可采取减免税收、降低租金、延长租赁年限等方式,乡村中的历史建筑可采取让渡一定期限的使用权等方式,以鼓励所有权人、使用人对历史建筑进行日常维护和修缮。另外,还可探索互联网众筹、认养、认修等共建共享共治模式,通过政策的优惠、创新的模式,激励个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热情参加到历史建筑保护事业中来。
楼舒:杭州一直在摸索和创新中逐渐完备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利用的体制机制,已逐步形成“分类实施、综合改善、有效利用”的积极保护方式、“修缮方案申报—组织审查批复—施工跟踪巡检—竣工验收备案—修缮资金补助”的“常态化”管理流程、重点项目部门会审和专家论证的双重保护机制、“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图则—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历史建筑修缮与利用作业规程—历史建筑构造实录”的多层次保护技术管理体系。目前,杭州市内经过一幢一策、分类修缮的历史建筑已超过500处。
与此同时,杭州一直将历史建筑保护与西湖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等大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系统综合、有序推进。在恢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时,根据现代生产生活需求,消除“破、危”隐患、增配厨卫设施、保护历史风貌、改善消防条件、整治旁边的环境,对建筑功能进行更新升级,提升了房屋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实现了老建筑的原风貌、新价值,并带动了183万平方米、近4万户的老旧房屋更新。
在业态更新方面,杭州通过挖掘历史信息、合理定位业态,开辟了博物馆、体育馆、医药馆等诸多开放性、公益性的文教基地,提供了可供参观、学习、游览、娱乐的公共场所;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恢复了老字号、手工作坊,建设了创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传承老工艺以及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激活了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中国建设报:从事一线工作多年,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利用您还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楼舒:作为一名一线工作人员,我深感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利用除了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外,更离不开区、县(市)、村镇等基层部门的辛勤付出。然而,这些基层部门中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的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很少,力量本身就很薄弱不说,同时还常常承担着旧改、危改等其他多项任务,压力很大。
各级政府在强化属地历史建筑保护责任的同时,应多给基层部门增加历史建筑保护的人员编制。此外,应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充分激发基层的“管家意识”,并时常奖励优秀的基层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他们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另外,建议我国自上而下建立一套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利用的优秀项目申报评选制度,每年提供一定奖励资金,从全国范围内推选一批保护修缮和利用的优秀项目,为各地提供范本。同时,通过开展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培养地方传统工匠,传承传统工艺,并加强各地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利用优秀经验的分享和学习。
手机站 |
微 信 公 众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