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问题与策略研究|龙志刚专栏

2024-06-20 行业新闻

  作者:张展展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

  2021年9月3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这是我国自1982年建立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制度近40年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专门印发的关于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的文件,为下一步做好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11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加强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准确评估名城保护工作情况、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明显问题。在城市更新中,如何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我国在《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将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定义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总的来说,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往往具有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三个特征。历史真实性是指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存有真实的历史物质遗存,且数量和比例上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内容上记载了街区的历史变迁,总体上展现了街区的历史氛围和历史价值。生活真实性是指原有居民的保有率和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街区不但继承着传统的居住功能,而且保留了其特色的生活方式。风貌完整性是指历史街区视野范围内的建筑风貌是一致的,保护区域规模内保持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活结构体系。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承担着观光、休闲、商务、居住的多重复合功能,按照主要空间功能使用的不同,可将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更新划分为商业性复合型、产业复合型和居住复合型三种类型。

  商业复合型街区以商业或旅游作为基本功能,具有人流密度高,公共开放性强的特点,街区的历史遗迹往往受到了一定破坏,需要加以改造以恢复传统风貌。这类型的街区权属相对清晰,更新主要采取开发商主导模式,该模式最大的特征是企业作为设计、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政府提供服务或合作。其街区风貌取决于政府意愿和开发商决策,往往采取“商业先行”的运作与经营模式,由商业带动周边的公共设施、商务办公及居住的功能完善,因此这种模式有相对良好的资本运作及商业盈利机制。这类更新模式在大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开发中较为常见,例如上海新天地、苏州桐芳巷、成都太古里等。

  产业复合型街区多位于城市核心地段,涉及旧工业区及工业遗产,由街区内原有厂房、闲置地块等改造、建造而来,通过产业腾挪更替实现升级。该类型的街区权属归属相对集中,更新导向侧重街区保护,对更新主体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强的技术改造及后期运营能力,同时主要通过招商出租或税收盈利,投资规模大而资金回收慢,一般为政府或政府旗下平台开发企业作为投资、更新规划和运营主体,通过将现代设计与开发理念融入传统历史工业街区更新,导入新兴起的产业及更多功能,使其具备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所以该类街区的更新改造往往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这类型的更新模式有北京首钢工业区、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园、上海杨浦滨江工业带等。

  居住复合型街区以居住为主,但保留了一定的需要修复保护的历史建筑,如历史传统风格住宅、名人故居或异国风格历史建筑等。该类街区具有权属分散,产权、户籍、用地性质复杂的特征,更新活动中通常以居民和市场产业个体为设计、投资和运营主体,政府引导协作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中居住仍是街区的基本功能,出于成片历史建筑保护的目的,将沿街面及少量建筑用于商业目的进行更新改造,通过招商出租获取收益。上海田子坊、上海建业里就是居住复合型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典型案例。

  在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普遍注重的是物质实体层面的更新保护,对于整个街区人文氛围的保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更新活动中,虽然历史性建筑得以保留及修缮、街区空间格局得以恢复,但大量居民及商贩的外迁破坏了街区原有的社会文化结构体系,丧失了街区原有的人文氛围和生活气息,地域文脉的连续性被生硬地切断。随着外来租客的入驻和部分街区商业化的运营,历史街区更新后逐渐转型为成一处设施完备的旅游景区,街区本身失去了它由物质遗产和人文精神所共同构成的文脉特性。这种更新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对于历史街区的破坏。

  在历史商业街区的活化利用中,运营管理者的理念更多的是把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作为吸引大量游客的营销资本,依赖历史街区的建筑外观与历史“打卡”,追求“网红化”,街区中多为千篇一律的商业店面和旅游商品,忽略了街区业态的因地制宜,流于表面的文化复苏使街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商业运营中往往急于消费历史情怀快速获利,缺少发扬文化风俗的驱动与历史文化二次创新引领,导致街区改造后街区产业同质化,不利于街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街区位于城市区域的中心,随着交通条件、居住条件的改变以及商业和行政中心的转移等,促使街区内的人口不断外流,或街区内的房屋低价出租,导致街区功能衰败,街区内居住人群逐渐贫困化、老龄化,给街区日常管理维护带来较大压力。一方面在历史街区建筑的使用中,街区内的翻建、装修等建设随意性强,部分居民在旧房改建、翻修时,使用有着非常明显现代特征的建筑材料,使街区传统景观风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无序的使用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街区的历史价值。

  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保护资金有限使得保护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主体利益格局模糊的消极保护导致街区往往处于环境更加恶化、逐步消亡与受利益驱动,妥协于商业开发,得到片面保护两难境地。同时由于没有细化完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相关管理法规,缺少街区管理的强制手段和技术指导,使得街区保护更新建设得不到长期有效管理与控制,缺乏街区商业开发建设模式的有效制约与引导,使得街区历史价值被不断蚕食。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意义在于尽可能的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保护和更新以历史建筑和街区格局所构成的物质遗产,以及街区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邻里关系、居民生计模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脉络在当下得到延续,才是一个完整鲜活的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运营,应当挖掘街区特征的丰富价值,充分的利用“文化再生”更新理念,建立起一个健康持续的商业业态空间。基于文化再生理念,街区的更新运营是以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乃至整个城市文化的保护、弘扬和创新作为系统目标,使街区文化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和社会需求。强调以地域性的文化内容为驱动力,并在各类现实条件制约下植入现代商业逻辑,为民俗文化提供展示的空间,使街区文化魅力得以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再生和永续发展。

  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应是一种以逐步恢复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的修旧如旧的整治过程。应该保证代表各历史时期的建筑共生共存,并为历史街区未来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和居民自助的开放式街区更新机制,使街区的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在参与更新保护的过程中加深对街区文化的认同,创造优秀的街区生活文化。

  自上而下,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政府主导调控的运作机制,能够对各种非理性的市场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同时通过与各方的协商合作,寻求利益的共同点,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设立专业保护机构,通过法律授予其相应权利,监督约束改造更新项目的决策及整个实施过程,提高街区活化利用品质。居住型复合型街区的产权应尽量为居民所有,同时政府在建筑维护上给予居民相应的更新资金补助。住房产权私有化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改变破败现状的自主性,使得街区内可以开展起小规模的改造活动。与政府单方面的投入相比,这种长效自主性的改造模式顺应了可持续发展之道,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城市历史街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其保护和更新必定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只有通过可持续的改造方式,历史街区才能够在当下及未来健康地生存下去。

手机站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移动别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