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皮肤黝黑,身板清瘦,总是穿着一件灰色工服出入工地现场,乍看像一位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他平时话虽不多,但谈起各项建筑施工技艺却如数家珍;他的办公室时常空无一人,但在工地现场,他的身边总会围绕着许多请教问题的员工及工人;他带领项目员工建得广厦千万间,但自己却总是守在最普通的钢板房里。他就是中建二局华东公司嘉定未来城市项目负责人苏宪新。
从“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的梦想到超300万平方米的项目实践,这期间是他跨越二十余年的“建”证与努力,更是在低碳建造领域从“探路”到“领路”的成长与升级。
二十余年来,苏宪新的工作足迹遍布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等国内十余个省份,成为了中建二局当之无愧的“卓越工程师”。从业20多年来,苏宪新以工地为家,以建筑为伴,全身心投入到“让百姓住好房”的美好愿景。
2011年,苏宪新接到南京上坊保障房项目的建设任务。作为南京市当时最大的政府民生工程,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牵动着10053户百姓的神经。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真正的完成绿色施工,苏宪新决定以南京上坊保障房6-05栋楼为“试验田”,创新性地采用全预制装配式工业化施工工艺(简称PC),即用工业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房子,让房子如同“搭积木”般建设起来。
然而,由于装配式工业化施工工艺在国内建筑行业并未大范围的应用,生产的部件尺寸控制是否精准、现场装配组织协调能否到位、部件吊装出现偏差时怎么来控制,这一施工工艺背后藏着太多未知的困难,完全颠覆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他桌上堆的模型慢慢的变多,pc结构循环工序计划越来越周密,技术难题逐个攻破。为了规范操作,提高现场组装效率,他根据现场吊装顺序指导大家对每个预制构件做编号,改用盘扣脚手架以适应吊装及支撑需要,并针对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为员工及工人们“充电”补课,每一次部件吊装、拼接,他都要在现场亲自指导大家精确操作。30天、20天、10天......现场拼装所用时间开始逐层加快,最后创造出了“6天一层”的建设速度,整体装配率达到81.3%,是全国已建成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中结构高度最高、预制率最高的工程,一举摘得“鲁班奖”!
南京上坊保障房一战成名后,苏宪新“装配式大拿”这个名号不光是在中建二局,就是在整个江苏的保障房建筑领域也是响当当的。而苏宪新却说:“今天的成绩就像沙滩上的脚印,不管多么清晰,一涨潮都没有了。只有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才能一直跑在前面。”
要想实现“装配式装修”,那么拼装的“积木”就不能仅限于梁、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等构件,室内装修也必须充分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然而,这势必造成预先制作的构件数量翻倍增长,吊装时间拉长,工期压力巨大,怎么办?经过深入学习研究其他几个国家的成功案例,苏宪新提出八个字——“化零为整,分类施策”。
对于地面、墙面、吊顶、套装门、快装给水、薄法排水、卫浴、厨房等八类便于集成的部分,将其装修原材料全部在工厂制成部品后,再运至现场像组装汽车一样进行组合安装。对于混凝土楼面,采用机械抹平工艺,取消地坪找平层工艺,楼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随浇随抹的施工方式控制楼面的平整度,可取消建筑楼面找平层,从而减轻楼面承载,节省原材料和人工,降低建造成本。
而为了确保工厂生产的构件的尺寸和图纸要求“严丝合缝”,苏宪新常常在构件厂“蹲点”检查,又第一时间把新鲜出炉的达标构件带回现场,手把手指导工友如何精准组装,一天下来,常常忙的一口热饭都顾不上吃。
2019年,南京丁家庄二期项目成功摘得鲁班奖!这是继南京上坊保障房之后,苏宪新参与建设的第二座鲁班奖保障房。
2023年,苏宪新转战嘉定未来城市项目,目前项目市集区域已完工交付,并荣获中国住建部-瑞士合作开发署中瑞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作为项目总指挥,苏宪新将“绿色”“低碳”“智慧”理念融入项目的方方面面。
抬头便是“能发电”的屋面,项目市集屋面采用光储直柔系统,包含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直流配电和柔性控制四个模块,更好地兼顾安全性和效率能力要求。
脚下是“会呼吸”的绿地,基于“水弹性城市”的设计理念,项目将雨水回收利用,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同时,回收处理的雨水可循环利用。此外,项目市集北馆地下一层还布设了湿垃圾就地处理设备,日处理500公斤湿垃圾,每年约减碳40吨。
他带领项目团队成立数字化智慧建造小组,在设计阶段应用BIM建模软件,根据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交付要求,以三维模型为基础载体,建立BIM装配式标准化共享参数族库,为预先制作的构件施工生产提供三维数据和生产加工图,节约生产进度。同时,利用物联网、BIM、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方法,智能识别项目风险并预警,建设一个数据实时汇总、生产的全部过程全面掌握、项目风险大大降低的“数字大脑”。
说到团队的创造力,苏宪新格外强调,除了要有激励机制,还要把大家带入一种爱琢磨事的氛围。“要能把人‘团’住!让人想干事,干成事!”他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陆续培养产业化工人2000余人,为公司培养高品质人才近百余人,在国内甚至是国际领域上获奖无数。
别人说他是建筑业的“艺术家”,他说:“我只是众多建设者中的一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奉献给住户的永远都是精品。”(王虎军)
手机站 |
微 信 公 众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