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的救援工作在12月19日下午3时已基本结束。截至12月21日,据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此次地震致甘肃113人、青海22人遇难;甘肃782人受伤、青海海东市198人受伤,12人失联。
目前,工作重点已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本周,积石山县将持续低温,最高气温在0℃左右,最冷气温普遍在零下10℃至零下14℃。未来几天,除应急安置外,尽快对震中及附近地区房屋在震后的危险等级进行应急评估,是灾区民众尽快回到正常状态生活的关键。
12月21日上午,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积石山县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据称,截至21日6时,住建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专家已完成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刘集乡两个乡镇19个村所有房屋的应急评估工作,县城供水、供气已回到正常状态供应,供热已基本恢复,个别受损管网正在加快修复,尽快恢复全县正常供热。
甘肃省住建厅勘察设计监管处秦军在发布会上介绍,21日,甘肃省住建厅计划完成吹麻滩镇、石塬乡、柳沟乡3个乡镇31个村所有房屋建筑的应急评估工作,本周内完成积石山辖区剩余12个乡镇105个村所有房屋建筑的应急评估工作,同时根据排查结果指导州县住建部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本次地震中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中强地震震级6.2级导致的伤亡人数,远比同等震级可能带来的数字要大;二是地表建筑物破坏情况较严重,倒塌的房屋以老旧农房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房屋是村民自建。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为何会致上百人遇难,是否与当地农房的抗震设防等级不够、部分房屋的品质不好有关?如何避免下一次发生同类地震后伤亡不再如此严重?《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于12月21日上午专访了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地震局原局长王兰民,以下是和他的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本次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为何会致上百人遇难,震中房屋的破坏情况也相对同等级地震而言比较严重?
王兰民:有两个核心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这次地震发生时,地震动强度异常的大,也就是说,和同等震级的地震相比,它引起的地表振动强度要更剧烈。衡量这种剧烈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地震加速度,是指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可当作确定烈度的依据。
现场的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在震中记录到的强震加速度值已达到了1.1g,观测到的烈度也达到了9度。1.1g是什么概念?如果一个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是烈度8度,对应能防住的地震加速度值也只有0.2g,而如果遭遇了1.1g加速度的地震,理论上当地房屋的抗震设防标准至少要达到烈度9度,才可能正真的保证房屋不倒塌。
而全国范围内也只有极少部分地区的建筑抗震能达到9度,例如在甘肃古浪县,由于1927年发生了古浪8.0级大地震,此后,该县才设有9度区。而积石山的房子抵抗地震设防等级只有7度,依照国家“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7度设防的建筑一般目标是保证在遭受8度地震时不会倒塌。因此,本次地震中,地震动强度远超于了当地房屋的抵抗震动的能力,是地震伤亡较多、房屋倒塌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地震发生在半夜凌晨,大部分人此刻在屋内睡觉,使临震避险逃生的机会减小。因为根据现场倒塌的房子来看,很多是农村的平房或二层矮楼,和大城市发生地震后不同,一般根据过去的经验,如果地震发生时在白天,感觉到震动后,住在低层建筑里的人是有时间快速逃生、紧急避险的。另外,如果白天发生地震,很多农村人可能正在地里干活、小孩子也有大概率在户外活动,伤亡人数会比现在要少。
中国新闻周刊:为何一场6.2级的地震却有这么强的地震动,这和积石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有关吗?
王兰民:一方面,甘肃临夏地震是逆冲型地震,本身释放的能量就比走滑型地震要大。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主要在于,积石山坐落在沉积地层上,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界区域,已经算是在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缘上了。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发生地震,都会有比较显著的场地放大效应,造成更大的地表破坏力,同时,地震动强度的衰减也比较慢。
因此,本次地震波往东传的距离会更远一些,甘肃东部庆阳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区,就有强烈震感,一直到西安都有震感。相比之下,往西到青海后的传播距离就短得多,因为越往西走,黄土覆盖层就越来越薄,场地放大效应就不显著了。
中国新闻周刊:既然如此,在积石山这种有场地放大效应的特殊地层上盖房子,是不是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标准要更高一些?下一步灾后重建,当地房屋设防标准是否要从7度提高到8~9度?
王兰民:目前,全国层面有一张地震烈度区划图,是按照大区划来做的,不可能考虑得那么细,所以像积石山这种有特殊场地放大效应的区域,就应该在国家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场地条件,对防震标准做适当的调整。依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遇到有放大效应的场地,在原有国家基础的设防参数上要再乘以一个增大系数,范围在1.1~1.6,但是啥状况下用多大的增大系数,还应该要依据不同的地貌地形和土层厚度具体研究。
考虑到积石山这个地区的特殊性,我个人建议在这次地震之后,能够准确的通过当地不同的场地条件,在充分做好现场调查工作后,进行适度抗震标准提升,比如提升到8度或9度,当然整个区域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场地具体分析。因此,这次地震后总结的一个主要经验就是要科学设防,根据当地的场地条件和地震环境,在原有设防的标准上继续做专门的研究工作,要提出科学合理的设防标准。
中国新闻周刊:本次地震震中地带的大河家镇受灾较为严重,当地的建筑特色是以木结构为主,震后发现,部分木顶土墙的房屋倒塌严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王兰民:木结构房屋关键要有抗震构造,从过去的地震经验来看,木构房屋倒塌,还在于木结构的连接问题,如果木梁和木柱之间的连接缺乏加强固定措施,面临地震时就有较大风险,但如果木构架的整体连接比较牢固的话,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其实,大河家镇所谓木结构房屋,很多是土木结构,承重墙还是土墙,水平方向抗剪切能力比较差,因此灾后重建需要在木构架上采取对应的抗剪切措施,加强木构架的整体性和连接部位的牢固性。
中国新闻周刊:在房屋倒塌严重的情况下,下一步,马上就要面临灾后重建的问题。结合积石山这种特殊场地条件对抗震的要求,灾后重建的房屋应选择怎样的结构?积石山灾后重建必须要格外注意哪些问题?
王兰民:我建议重建后的房屋应该是有上下圈梁、构造柱的砖混结构,这样的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效果很好。尤其在农村地区,最好是集中重建,由政府来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设计和统一组织施工,这样能确保重建房屋确实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以往的经验表明,农民自建房也许会出现诸多问题。
另外,需要政府层面提供充分的资金补助,支持农村建造抗震房屋。过去有农户因经济原因在重建时没有采取足够的抗击地震的措施,因此灾后重建的关键是政府能提供专项重建补助资金,不一样的地区的补助标准,要根据当地农民的经济情况来确定,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可以适当提高一下标准。相较没有抗震构造的砖混结构房屋,做抗震加固后,成本只要增加15%~20%左右,如果政府和农户自有资金相配合,这个重建成本可以负担。
中国新闻周刊:灾后重建还涉及到选址的问题。本次震中正好地处山区,很多村庄坐落在半山腰,房子的地基就建在边坡地带,地质结构不稳定,针对这一些状况,你对于灾后重建选址有何建议?
王兰民:选址要注意两点:一是避开活动断层,尽量距离断层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因为靠近断层的地震动强度非常大,当然更不能横跨断层,否则房子抗震设计的标准再高也没用。二是要避开地震地质灾害易发区,对容易遭遇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地区要进行安全评价,达不到地震安全要求的地带要进行边坡加固。另外,这次青海发生的地基液化也属于地质灾害,当地村庄在过去建设时可能缺乏对这种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和认知,缺乏安全评估,这就给我们一个警示:存在这类潜在风险的地带都要进行安全评估。
中国新闻周刊: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不远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由于地震引发了局地“砂涌”现象,导致当地房屋受损严重,大量房屋被淤泥冲毁,据了解,由于现场淤泥量非常大,人工清淤搜救难度较大。为何会发生“砂涌”现象”?
王兰民:“砂涌”本质上就是地震后当地黄土液化引发的泥流。什么是地震液化?就是地震引起饱和土层的液化,过去在历史地震中有发生过,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罕见,例如1920年甘肃海原8.5级大地震,震后引发了达到9公里范围的黄土土体的滑移,掩埋了两个村子。这种灾害在2018年印尼帕鲁地震中也有发生,卫星影像记录到了那次地震中土体滑动的范围达到了一公里。
我目前正在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滑坡,其中一种类型就是黄土液化引起的黄土土体的滑动,青海这次的泥流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这种灾害相对少见,因为要发生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地震动达到一定强度,就像这次积石山6.2级地震一样;其二是要有饱和土层,也就是黄土层里含水量比较高的土层,这种土层在地震的作用下才具备液化的条件。就像小孩在海边用脚踩沙子,保水的沙子越踩越软,最后就冒出水来了,那就是一种液化的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就在今年,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全面完成,普查涵盖各种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数据,甘肃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的如何?有了初步的普查数据后,下一步如何结合这一些数据提高地区的抵抗震动的能力,将灾后重建转化为灾前预防?
王兰民:基于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数据,甘肃省住建厅正在对全省房屋的抗震能力做全面的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目前不存在抗震风险的房屋;第二类是存在抗震风险的房屋,那么就需要加固;第三类是普查信息不准确或者还存在疑问的,要进一步去核实。
未来在普查评估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根据普查数据在对需要提高抗震能力的房屋做加固,但目前首要的难点在于资金,光靠基层政府可能解决不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需要国家和省级政府来共同筹集专项资金。旧有房屋的改造和加固需要一个过程,要分轻重缓急,哪个地区风险高,就优先改造加固,逐步推进。
手机站 |
微 信 公 众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