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预先制作的构件通过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浆锚或叠合方式,组成具有可靠传力和承载要求的结构,从结构及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其核心是建筑规划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其优点体现在生产效率高、施工进度快、构件(部品)质量好、现场湿作业少、施工受季度影响小、有良好的综合效果等。其构件的生产、物流和现场作业充足表现了现代建筑的产业化特征,是建筑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和环保的有力保障,是建筑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新型建设模式。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早,动作快,并获得“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的分别有沈阳、深圳、北京、上海、济南、合肥、长沙等。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及各省市均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于2014年11月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建议》,2016年9月发布了《上海市装配式建筑2016-2020年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合乎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要成为上海地区主要建筑模式之一。
2017年5月,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快速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建议》。目前,长沙市已经有远大住工和远大可建两个大型的建筑产业化企业,在装配式混凝土体系和钢结构体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远大住工研发建筑工业化时间较早,是住建部认定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2017年1月,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建议》,2018年4月,发布了《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18~2025)》,其中提到:2016年以来,山东省开工建设装配式民用建筑3070万平方米,5座城市获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6加企业获得“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作为入选首批全国“装配式示范城市”名单的城市,青岛时于2013年推广装配式建筑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青岛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并提出了11条扶持政策,目前已有9家产业基地。
目前建筑领域对装配整体结构尚不完全熟悉,对国家出台的有关技术规范、导测、图集等理解深度不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及相关监管部门习惯性的以传统作业方式考虑装配式结构给项目推广应用带来了阻力。社会普遍习惯于传统的建造方式,认为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方式存在风险、费用高、接受程度低。由于规模效应不够,缩短工期、减少用工而形成的总体成本下降的优势没有显现,在装配式建筑未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简单估算建筑成本比现行传统建筑方式每平方米高约300元左右,建筑设计企业考虑到增量成本、短期利益等方面问题,往往不愿采用装配式建造,企业开发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积极性较低。
装配式建筑进展不快的一个最主要难题是鼓励普及推广政策 不完善,涉及到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的标准体系、设计咨询、招标投标、造价管理、施工安全、质量验收等环节的法规规章还不完善。虽然国家层面及各省市出台了一些建筑产业化指导性文件和相关的扶持政策、配套图集,但在真实的操作中尚需进一步细化、完善。
装配式建筑需要一批成熟的产业工人来操作、施工,现有的劳务分包队伍既松散又没有经过培训,不具备上岗条件。但目前,国家已经取消了各类资格证,由谁来组织培训、谁来认可培训制约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动。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结合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考虑从政策、技术、市场、人员、宣传等方面做推进,同时培育一批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
▶ 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靠单一政府部门很难有效实施,需整合相关管理部门政策资源,构建全面、系统的政策保障体系,积极引导,确保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激励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完整工作和协商机制,落实责任分工。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进行及时调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标准配套。完善制度装配式建筑有关技术标准、图集、导则等,培育建筑产业化研究机构。通过制定完善有关标准体系,以标准为纽带,使设计、构件部品生产、现场施工形成紧密关联、配套协作的建筑产业化生产链。
▶ 产业配套。加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统筹考虑生产基地布局,引进实力强的有名的公司,避免实力较弱的小企业一哄而上,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 队伍配套。从设计开始,从工厂生产抓起,从现场组装抓起,打造新型的队伍。完善多层次装配式建筑企业和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的分类培训机制,联合相关院校,通过项目实践、校企合作等形式,进行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养该专业领域的设计人员、构配件生产人员、实施工程人员、监管人员,提升产业工人和监管队伍素质,提高建筑行业科学管理和技术水平。
▶ 监管配套。加强对预制部品构件质量管理,建立构件生产企业诚信管理机制。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和规范规程,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进行严格监管,严格落实开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和监理责任,通过试点工程,探索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
▶ 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信息化融合发展,依托信息技术,突破设计、施工、构配件生产、装修环节相互分离的瓶颈,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立装配式项目管理系统,完成项目全过程的追踪、定位和维护。探索装配式项目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信息纳入统一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集成,深度挖掘信息技术的大数据价值。
▶ 政府带头引导。要率先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中采用装配式建筑,并逐年提高应用比列。工务工程及主城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医院、学校、幼儿园等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有条件的能够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从而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市场认可。
▶ 社会投资热情参加。鼓励社会投资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积极地推进建筑围墙、临时建筑等建设配套设施采用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
▶ 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木结构体系,以及集成房屋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选取部分规模大、有代表性的项目来进行试点示范,发挥示范工程的示范效益,引领装配式工作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有关政策,刺激潜在节能需求的培育与发展,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
▶ 按照“使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发展要求,以提高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为主线,以科技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人才队伍为基础,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试点示范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相结合,加快形成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相适应的体系机制,从而全方面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
手机站 |
微 信 公 众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