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半岛综合网页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则森:躬耕、笃行做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引领者

  • 产品概述

  “发展建筑工业化应该改变蓝图思维,树立产品思维;摒弃单打独斗,坚持系统整合;以工业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手段、绿色化为目标,以三化融合的新型建造方式推进产业变革,走向‘新营造’。”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总建筑师樊则森在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社长文林峰专访时强调了如上观点。

  樊则森扎根建设行业30年,和团队打造了一系列经典项目,同时收获了众多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了解他的从业经历,深入中建科技集团承建的、全国顶级规模的装配式公共住房深圳长圳项目调研,我们深刻感受到:这是一位躬耕行业多年的资深设计师、实干家、企业家,也是一位善思明辨的业界思想者。

  思则无域,思者无疆。本期社长专访带您走近樊则森,通过“疱丁解牛”深圳长圳项目的一系列创新亮点,展示中建科技集团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历史中为行业所作的突出贡献。

  樊总您好!作为国内第一批投身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领域的建筑师,您先后主持装配式建筑工程超过600万㎡,创造了业内的多个“第一”。难能可贵的是,您还是学者型专家,出版了多部专著,主编了行业里的诸多重要标准,组织了一系列重点研发项目,获奖无数。请您先介绍一下从事装配式建筑研究与实践的历程,以及伴随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收获和感悟。

  感谢您的肯定!很庆幸,我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建筑规划设计行业。我于1994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就来到北京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后来又攻读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工程硕士。应该说,我较早就开始研究住宅产业化,曾对北京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技术变迁做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相关文章。

  作为建筑项目总负责人,我设计了中粮万科假日风景等北京最早的一批装配式住宅项目;落地建成了我国第一栋以灌浆套筒为连接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建筑;牵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业化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牵头研发“装配式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体系”等十大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并出版设计指南丛书,牵头研发行业第一个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牵头设计并作为EPC项目经理,从设计到建造深度参与了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建设,该项目被遴选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综合示范工程名录,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和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推广应用了30余项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解决了装配式建筑成本增量大、现场工艺复杂等难题,提供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经验,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尽了绵薄之力。

  在从业过程中,我不断围绕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痛点、关键点开展理论研究,结合实践形成文字,出版专著《从设计到建成——装配式建筑20讲》《走向新营造——工业化建筑系统模块设计理论及方法》等,还主编了国家标准设计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示例》及《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的装配式建筑部分。其间,我个人也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建筑作品荣获40余项各级权威奖项。

  您和团队所做的这些工作,确实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您也是我们行业多年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智能建造的重要依靠专家。您为何会一直执着于建筑产业化发展道路?

  这 要站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来看。 1962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呼唤尽可能早日实现建筑工业化。 我记得十分清楚,这篇文章开头就是“‘结合中国条件,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 这是党给我们建筑工作者指出的方向。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提出借鉴苏联及东欧各国经验,在国内推行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 1959年建成的民族饭店就是装配式建筑。 20世纪60—80年代,多种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体系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大量推广。 但到了1990年前后,一方面,大量农民工进入工地,“拖泥带水”成为常态,现浇结构的成本、工期优于装配式; 另一方面,大量依靠非技术工人建成的一批装配式住宅因为材料、管理、人员等综合原因出现渗漏、隔音差、保温差等质量上的问题,加上住房分配的市场化改革、房地产市场不支持原来的“标准图”等原因,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低潮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技术的革新,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新阶段,迎来发展的春天。我国从2015年开始,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将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同步应用。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等科技攻关投入,目前在工厂成套装备、生产的基本工艺、BIM技术等方面基本实现“工业化、自动化与信息化”。与之相适应的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实施应用,发展势头良好。从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看,我始终坚信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是建筑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建筑师同行喜欢说:“下一个作品将是我最好的作品。”但就建筑工业化创新实践而言,最值得怀念的除了长圳项目之外,还有2009年设计、2011年建成的北京中粮万科假日风景D1D8#工业化住宅。该项目地上15层、地下1层,是国内较早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采用保温装饰承重一体化外墙,外窗精确安装工艺,外墙防水工艺,预制楼梯、预制阳台和预制空调板,精装修全面家居解决方案等成熟做法,推进了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及进步。该项目采用了清水混凝土饰面,“浇铸”出呈浮雕状的阳台挂板构件,并利用标准构件的“重复”,挖掘材料的表现力和形式美,尤其是利用混凝土与金属部品的“回字纹”共同“塑造”了虚实相映、细部丰富、光影变幻的建筑立面;暗示了“现代简约”的“中国传统”。

  2019年建成的坪山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是我在钢结构建筑综合体中首次将结构、围护、机电、内装四大系统一体化集成装配理论通过工程实践得到成功验证的项目。该项目整体为钢框架支撑结构,包括展览、会议、酒店等功能,总建筑面积约13万㎡。我率领团队从原创方案、施工图设计到EPC总承包交钥匙全过程伴随式设计,仅用12个月建成,15个月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该项目也创造了三个亮点:一是采用院落式布局,延续当地客家岭南文化传承,用现代简约的中国元素彰显文化自信的同时证明了装配式建筑也能够做得“有文化”;二是依托钢结构支撑框架,采用装配式外墙、装配式机电、装配式内装等系统,结合工程实践全面验证了四大系统的集成装配理论;三是质量优,荣获“鲁班奖”。此外,还荣获“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等荣誉。

  今年建成的全国首个全装配式摩天工厂——深圳市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吸引了众多媒体目光,央视也作了报道。该摩天工厂占地10.78万㎡,建成后将提供32.1万㎡优质产业空间。项目使用了全装配式的智能建造系统,对所有建筑材料来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并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完成现场组装。该建筑总高近100 m,共17层,大楼配建立体化的货运通道,实现了真正的“工业上楼”。我们将其打造成为功能复合、产业互联、服务共享的开放式产业园,最大化创造适应广泛的高层的多首层功能厂房,利用吊装、卸货、中转等物流平台的设置,结合大功率、多吨位竖向运输设备,可满足在高层的生产企业安装生产设备和外运大吨位产品的需要。这些都为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您特别注重理论总结和思考,请介绍一下您结合工程实践率先总结提出的装配式建筑的“四个系统”。

  我很崇拜钱学森先生,钱老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尤其是他将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思想带到中国,助力了“两弹一星”和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功勋卓著。他提出要从局部与整体、局部与系统的关系维度去研究客观世界,对我影响很大。我认为在研究装配式建筑时,也同样要建立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当前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各种技术要素均处于碎片化状态,缺乏系统性的整合,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系统性。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经常告诉团队要有产品意识,将装配式建筑当作一个整体,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同时要全面对标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提供质量更优、品质更佳、性能价格比更好的建筑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上没有结构出现问题的记录,却常因为围护、内装等与主体不匹配等问题,造成建筑墙体开裂、渗漏,进而影响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我认为应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以结构、围护、机电、内装一体化,以及设计、制造、装配一体化为发展路径,研究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及建造全过程、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

  装配式建筑由结构系统、围护系统、机电系统和内装系统四部分构成,每个系统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结构系统是建筑的主要支撑体,围护系统大多数都用在建筑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分隔,机电系统与使用功能和人的居住需求紧密关联,内装系统是建筑各系统中与人的使用和体验最密切相关的子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并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我们所有的科学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都是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导下来开展的,装配式建筑各系统间要相互联系;要建立一体化的方法论;要完善优化节点、接口;要进行流程再造。用建筑、结构、机电、内装一体化和设计、制造、装配一体化的方法,整合所有建筑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好房子。

  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一直强调建筑规划设计师的引领作用。您觉得建筑师在装配式建筑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我认为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该充当“建筑系统总设计师”的角色,采用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法,从结构、围护、机电、内装四大系统的整体建构出发,统筹设计、采购、生产、施工、运维各环节,再造工作流程:一是在设计阶段,造价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和施工工程师就要先期介入,对设计提出优化建议;二是设计成果完成并经确认后,各系统的结构构件、机电设施等均可以一起进行采购并委托加工制造,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运至现场装配施工;三是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也应不同于传统建筑施工中一环接一环的“串联”方式,而采用结构、围护、机电、装修穿插作业的“并联”总装方式。

  建筑师在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中不能“缺位”,要勇于牵头统筹,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正确理解、看待、发展装配式建筑。更进一步,要充分的发挥建筑师对建筑产品的质量全面把控负责的作用,发挥建筑学专业综合性强、集成度高的特点,通过综合研究社会、经济、生态及其他工程技术系统,整体、系统地开展城市规划、建筑规划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组织等活动。以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一体化为主线,综合美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艺术学、数学等学科,系统地整合建造全过程,以达成建造过程及建筑产品的社会、经济、生态和产业等综合效益的最优化,更好地服务人的需求,让装配式建筑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您较早就提出建筑师要走复合型路线,要有产品思维,做建筑的系统架构师、总体设计师。从工程实践看,复合型人才非常难得,您是如何考虑这一问题的呢?

  在工作实践中,装配式建筑有时候被简单等同于装配式结构,常常是结构工程师做好拆分并绘制深化图纸,建筑师和其他专业工程师进行配合。围护、机电、内装的整合与集成被忽视,从专业划分上限定了建筑师的不作为,也缺乏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方法。结构工程师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有很清晰的目标—仅关注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工厂生产结构构件并运输到工地进行装配的技术,主要聚焦于结构体系、构件设计和连接节点三个方面。在构件组合、节点构造等技术层面,缺少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跨界融合的经验,也不具备复合型的专业技能,导致实际在做的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今天,面对绿色建造、智慧建造的新趋势新发展,既懂建筑又理解结构还知晓设计、建造、制造的系统性的复合型人才少,难以统筹好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缺少推进绿色建造、智慧建造的动力和能力。要重视跨界型、全面型人才教育培训。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综合化、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建筑行业从业者更应该强调各专业和工种之间的融合,关注跨领域学科和技术交叉。而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融合正是一个完美的交叉点,跨界建筑、土木工程、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等传统专业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领域,需要培养能够突破专业相关知识壁垒、擅长融会贯通和跨界整合、懂得充分的利用创造性思维的“一专多能”的全面型人才。唯有善于跨界和交叉的人才和团队,才能促进不同专业间的融合,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形成交互的集成融合创新系统,进而使该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

  建设行业的同行们一直高度关注你们中建科技集团承建的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项目,该项目有很多重大的科研创新纪录,具备极其重大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全国在建顶级规模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的总负责人,请您介绍一下这一个项目在哪几个方面成为标杆?

  没错,长圳项目是我们精心打造的一个标杆。 它有几个闪闪发光的标签: 目前全国在建顶级规模的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全国最大的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全国最大的装配式装修和装配式景观社区,也是深圳市建设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试点项目。 项目总投资5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建成后将提供近万套人才安居住房。

  中建科技集团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综合应用绿色、智慧、科技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打造工程建设新标杆;立足高品质,改变以往“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用匠心建造精品公共住房,打造国家三大示范工程:智能建造示范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综合示范工程、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打造行业八大标杆:公共住房优质精品标杆、绿色建造标杆、全生命周期BIM应用标杆、人文社区标杆、智慧社区标杆、科技住区标杆、装配式建造标杆、城市建设领域标准化运用标杆。

  特别想强调下,该项目的科学技术创新示范引领性很强。长圳项目是国内最大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综合示范工程,使得项目在成本、工期、人效、绿色环保等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为我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让科技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把科技成果“书写”在大地上。

  请您介绍一下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在创新采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该项目基于“建筑师负责制”采用EPC总承包创新管理模式,深圳市住房保障署作为建筑设计企业,中建科技集团作为EPC牵头单位实施。公司对项目设计、采购、建造全过程负责,通过REMPC模式(科研+设计+制造+采购+施工),以“三个一体化”(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技术、管理、市场一体化)为抓手,对最终的建筑产品全面负责,将传统建造模式割裂的设计、生产、施工等单位构建为利益共同体,实现项目整体效益最大化。

  从项目挖地基开始,我就多次去该项目学习调研,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全过程的绿色建造,我觉得在这方面你们也做到了极致。请您介绍一下在绿色建造方面的创新亮点。

  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全过程绿色建造。 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巧妙设计布局营造宜居环境,在规划设计阶段,采用“两轴一环”将被市政路和河流分隔的6 个地块无障碍连接,借助软件数字化仿真分析,对场地内风环境、声环境和日照进行模拟,使建筑体形、朝向、间距和功能分布最优。 科学选用绿色建材和预应力钢筋等建筑材料,减少钢材使用量,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 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施工效率,实现装配式的绿色建造。 全面应用干式工法装配式装修,减少人工现场作业,节能环保,较传统装修施工时间缩短30%~50%,后期维护费用可降低80%。

  该项目在智能建造方面的亮点突出,请您介绍一下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

  我们花了大量心血研究智能建造技术在该项目的应用。长圳项目在数字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高度工业化基础上运用了大量的智能建造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驱动提升了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做到了多快好省,智能建造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长圳项目还创新应用三种结构体系,分别为装配式钢混组合主次结构体系、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建科技集团依托中国建筑智慧建造平台,贯通BIM数字设计与工厂智能生产装备数据接口,引进世界一流成套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设备,实现BIM直接驱动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及工业化机器人智能化生产。其中,双皮墙板生产线可将BIM产品信息直接导入E-bos操作系统,由程序控制清模、置笼、浇筑及养护等生产全过程,实现构件自动化生产。以长圳项目6号楼为例,该塔楼主体为钢结构,采用了大量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挂板等,装配率高达93.47%,主体构件全部在工厂标准化智能化生产,然后在现场组装。项目各塔楼装配率最低70%以上,最高达93.47%,与传统施工模式相比,现场用工人数减少了五成以上。

  今年年初去长圳公共住房项目,感觉有“四好”——好看、好用、好维修、好更新,请您先介绍一下这“四好”中的第一好“好看”。

  我觉得重点是从千篇一律到千变万化——让建筑更“好看”。长圳项目通过创新建筑规划设计手段,实现了标准化设计的多样化呈现。一是以组合多样化推进立面多样化。在充分研究需求的基础上,将标准化建筑平面组合出65  ㎡、80  ㎡、100  ㎡及150  ㎡四种面积的户型。二是以精益制造展现工业化之美。通过预制凸窗、空调百叶、预制绿植阳台与预制墙面的组合,突出预制混凝土质朴自然的肌理与质感;结构和装修质量精度控制在3 mm以内,细节处凸显精致。三是以建筑师设计创新提高美学表达。建筑师通过建筑色彩、肌理、光影、凹凸、材质等变化,实现了建筑外观的千变万化。

  让建筑更好用,关键是从简单粗放到人性化设计。装配式建筑应坚持人性化设计,更适宜居住。长圳项目为了让住房真正好用,一是在功能合理地布局上下功夫。以最小户型为例,各类功能空间尺寸适宜,储纳空间利用率高,厨房、阳台预留冰箱位和洗衣机位,卫生间采用分体式布局,有利于多人同时使用。二是在空间舒适上下功夫。客厅餐厅相结合布置,公共空间更宽敞;厨房以洗—切—炒流线布置橱柜,动线合理;儿童卧室设计考虑书桌、书柜和吊柜位置,小空间不局促。三是在人性化设计上下功夫。轨道交通与商业无缝接驳,室外设计全首层风雨廊,居民从地铁站或公交场站回家途中不会淋到一滴雨;室内设计以健康宜居为目标,根据日照、采光、通风等模拟分析结果做到合理布局,对装修污染进行设计阶段的“预评价+预处理”,有效保障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空气质量的健康适宜。四是在个性化上下功夫。根据单身贵族、二人世界、三口之家、三代同堂、适老住宅、适幼住宅等不一样的需求,支持“菜单式”装修服务。五是在智能化设计上下功夫。基于BIM的数字孪生运维模型为居住者装潢改造、日常运维提供数字信息,并支持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接入;居民人脸统一登记采集和管理,增强社区出入安全性;智能监管系统与深圳公共住房信息平台实时对接,方便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核查。

  请您介绍一下“四好”中的第三好“好维护”,这一直是业界“老大难”问题,你们是怎么样才能做到的?

  让建筑更好维护的关键是改变过去的“开墙破洞”,通过模块拼装方便维修。房屋运行阶段是否好维护,部品部件是否易更换,直接影响居住者满意度。长圳项目通过实施装配式建造和装配化装修,实现了如下优势:一是质量好不易坏,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质量稳定,装配化装修相比传统装修现场返工率降低45%,装配化装修表面装饰层耐磨耐擦洗,降低了维修维护频率;二是装配化装修产品易于更换,管线与建筑结构相分离,拆下墙板即可维修管线,装修部品可模块化快速更换,降低了维修维护的难度;三是数字孪生运维模型帮助精准维修,基于BIM向居住者提供数字化全景使用说明书,方便掌握隐蔽工程、机电管线

  让建筑更好更新,主要表达了从空间固化到空间“生长”的先进设计理念。房子使用寿命一般来说是50~70年,长圳项目考虑了方便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以及更新空间用房等需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户型可生长,通过实行“无柱大空间”户型设计,方便住户按照个人习惯和未来需求的变化进行自由分隔;二是分隔墙可重置,内隔墙采用烤漆龙骨隔墙体系,与自饰面板一体化集成后对空间进行装饰分隔,具有节约空间、移动重置、易于回收等特点;三是房间可逐一更新,个别房间需要翻新时采用干法作业,不对其他房间产生噪声、气味等干扰。四是装修面层材料可更换,装配化装修的墙体材料可与多种面层材料适配,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更换。

  我曾经研究过一个现象,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科技与产业革命,都引发了建筑业的新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诞生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人用工厂制造的钢和玻璃建造了伦敦水晶宫,标志着建筑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驱动的设备和自动化的控制管理系统,让纽约帝国大厦等10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 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及其信息科学辅助了北京大兴机场等复杂结构建筑的设计与建造。 今天,我们处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新时代,这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着经济和社会,毋庸置疑也将促使建筑行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性集成建造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实现“三化融合”,并积极地推进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这是改变我国建筑产业大而不强现状、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也都将建筑业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关联,积极推动智能化升级。我坚定地认为,我们要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作为建筑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战略全局。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目前还缺少系统性的集成创新,只能依靠现浇抹灰等“拖泥带水”的旧方式来实现,缺乏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 迫切地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工业化和智能化相融合的组织管理模式,以骨干建筑企业牵头,以全产业链不同规模、不同专业企业优化级配,密切协同,进而形成围绕高品质建筑产品做精益建造、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环境。

  让我很高兴和有成就感的是,中建科技集团研究的第三代建筑产品“SMC”,已经在北京N20项目上得到应用。该项目采用核心筒钢支撑+9层叠箱结构,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模块,像搭积木一样装配建筑”。仅用了9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包括一层人防地下室、12万㎡、1 800间标准间的酒店式公寓。该项目也成为中国八度抗震设防区最高的模块化建筑。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持续迭代,不停地改进革新。明年我们将会结合工程建设项目,适时推出4.0版的新产品,引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新潮流,树立新标杆。结合具体实践和观察思考,就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的融合发展,我有几点思考和建议。第一,不能等到实现“三化”后再去实现智能化。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需要两步并跑,融合发展。这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梳理与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建筑组织管理模式,参考发展高铁、大飞机和航母的系统工程思维,全方位、全过程统筹高质量建筑产品供给,孕育有利于智能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并通过立法立规,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加大建筑科技投入。稳定有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继续积极投入,加速智能建造机器人的研发,科研投入要清晰指向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的领域和方向,避免因路径模糊造成认识误区,牢固树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融合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观念。

  第三,科学决策,用开放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和颠覆式的创新,突破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规划发展路径,避免过多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重复投资、建设、研究,充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开发颠覆性、替代性的软件产品,支撑商务、设计、采购、生产、施工、运维全过程的信息传递和交互。

  第四,用科学的系统理论及集成设计方法指导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融合组织管理模式。围绕建筑业提质增效“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实现从数字设计、云端采购、智能工厂、智慧工地到产品集成展示及运维平台等的全产业链贯通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革命性的设计与建造方式。

  第五,重视设计的引领作用,推进设计标准化,促进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的高效实施。勘察设计行业加大数字设计的普及力度,实现全行业无死角的数字化升级。

  未来已来,让我们携起手来,打通数字设计、智能算量、智能工厂、智慧工地和云端运维的数据壁垒,链接软件、装备、组织、管理的各种断点,积极地推进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筑的融合发展,促进建筑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造“中国建造”“智能建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引领建筑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手机站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移动别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