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半岛综合网页

科普贴 遍布京城都装配式建筑到底怎么回事?

  • 产品概述

  大家对装配式建筑有很多质疑,尤其担心安全问题,觉得不如一体浇筑建筑抗震,也不知道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装配式建筑成了粉丝群热度不衰的话题,聊天中频繁涉及。

  作为越来越主流的建筑方式,马老师有必要给大家说一说装配式建筑是怎么回事!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建造方式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与发展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及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经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有利于节约世界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培育新产业、化解过剩产能。

  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与发展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及先进建造方式还有很大差距。

  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逐步的提升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适应市场需求,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形成有利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热情参加、协同配合,有序发展装配式建筑。

  坚持分区推进、逐步推广。根据不一样的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状况和产业技术条件,划分重点推进地区、积极地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局部带动整体的工作格局。

  坚持顶层设计、协调发展。把协同推进标准、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维护等作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效抓手,推动所有的环节有机结合,以建造方式变革促进工程建设全过程提质增效,带动建筑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非流动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地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

  同时,逐步完善法律和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和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

  (马老师备注:此处应为全国目标,重点推进地区的目标目前没有具体数字,不过应该比这个比例大很多)

  加快编制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区域标准,支持企业编制标准、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社会组织编制团体标准,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探讨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

  强化建筑材料标准、部品部件标准、工程标准之间的衔接。制修订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等计价依据。完善装配式建筑防火抗震防灾标准。研究建立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和方法。逐步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

  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施、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鼓励设计单位与科研院所、高校等联合开发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技术和通用设计软件。

  3、鼓励设计单位与科研院所、高校等联合开发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技术和通用设计软件。

  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地布局,提高产业聚集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产品品种和规格,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优化物流管理,合理组织配送。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性加工技术水平。建立部品部件质量验收机制,确定保证产品质量。

  引导企业研发应用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鼓励企业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结构工程与分部分项工程协同施工新模式。支持施工公司总结编制施工工法,提高装配施工技能,实现技术工艺、组织管理、技能队伍的转变,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装配实施工程技术水平的骨干企业。

  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整体的结构、机电设施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促进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那群消费的人个性化需求。

  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开发应用品质优良、节能环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并快速推进绿色建材评价。鼓励装饰与保温隔热材料一体化应用。推广应用高性能节能门窗。强制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确保安全、绿色、环保。

  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取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要健全与装配式建筑总承包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分包管理、工程建设价格、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的统一管理和深层次地融合,优化项目管理方式。鼓励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1、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取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全过程监管,建设和监理等相关方可采用驻厂监造等方式加强部品部件生产质量管控;施工公司要加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质量安全控制和检验检测,完善装配实施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公示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明确符合装配式建筑特点的施工图审查要求,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制度,加大抽查抽测力度,严肃查处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1、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

  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研究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完整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组织具体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指导、协调和支持力度,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工作,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和法规体系。结合节能减排、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中,可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要求纳入供地方案,并落实到土地使用合同中。鼓励各个地区结合实际出台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财政金融等有关政策措施。政府投资工程要带头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走出去”。在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估、绿色建筑评价等工作中增加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指标要求。

  1、结合节能减排、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

  2、支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3、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4、在土地供应中,可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要求纳入供地方案,并落实到土地使用合同中。

  6、在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估、绿色建筑评价等工作中增加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指标要求。

  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推动装配式建筑企业组织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在建筑行业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联的内容。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资产金额的投入,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专业人才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研发、生产和管理。

  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益,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基本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和市场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71号),加快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基本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和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

  1.自2017年3月15日起,新纳入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的项目和新立项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2.自2017年3月15日起,通过招拍挂文件设定有关要求,对以招拍挂方式获得城六区和通州区地上建筑规模5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在其他区取得地上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3.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本市的有关标准。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项目,其装配率应不低于50%;且建筑高度在60米(含)以下时,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不低于40%,建筑高度在60米以上时,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不低于20%。鼓励学校、医院、体育馆、商场、写字楼等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建筑,其中政府投资的单体地上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含)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应采用钢结构建筑。

  1、自2017年3月15日起,新纳入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的项目和新立项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马老师备注:所有保障房均为装配式建筑,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均为装配式建筑)

  2.自2017年3月15日起,通过招拍挂文件设定有关要求:(本段重点!)

  对以招拍挂方式获得城六区和通州区地上建筑规模5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在其他区取得地上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马老师备注:1、那我们大家都知道城六区和通州区建筑面积5万平米以内的小型社区项目有可能出现非装配式建筑;

  3.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的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本市的有关标准。(本段重点!)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项目,其装配率应不低于50%;且建筑高度在60米(含)以下时,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不低于40%,建筑高度在60米以上时,其单体建筑预制率应不低于20%。

  鼓励学校、医院、体育馆、商场、写字楼等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建筑,其中政府投资的单体地上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含)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应采用钢结构建筑。

  (马老师备注:这一段是重点,解疑答惑,大快人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正真看到的很多在建学校、商业、商场为钢结构!)

  进一步完善适应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检测、验收、维护等标准体系,编制相关图集、工法、手册、指南。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装配式建筑有关标准,加快制定本市区域标准,支持制定企业标准,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探讨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完善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安全防护体系和防火抗震防灾标准。制定结构与装修一体化和装配式装修技术标准。研究确定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依据。建立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

  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施、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政府投资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应全过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来管理。鼓励设计单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联合开发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技术和通用设计软件。

  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导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园区在京津冀地区合理布局,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的产品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格局。特别是依托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钢结构建筑生产示范基地,整合钢构件、内外墙板、楼板、一体化装修用到的材料等上下游部品部件生产。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产品品种和规格,促进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优化物流管理,合理组织配送。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性加工技术水平。建立部品部件质量验收机制,确定保证产品质量。

  引导企业研发应用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和机具,特别是加快研发应用装配式建筑关键连接技术和检测技术,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实施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鼓励企业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结构工程与分部分项工程协同施工新模式。支持施工公司总结编制施工工法,提高装配实施工程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工艺、组织管理、技能队伍的转变,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装配实施工程技术水平的骨干企业。

  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整体的结构、机电设施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推广整体厨卫、同层排水、轻质隔墙板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加快智能产品和智慧家居的应用,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那群消费的人个性化需求。本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鼓励装配式装修;支持其他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

  (马老师备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正真看到的全装修‹产业装修›,简装修项目慢慢的变多的文件依据。)

  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开发应用品质优良、节能环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快速推进绿色建材评价。鼓励装饰与保温隔热材料一体化应用。推广应用高性能节能门窗、夹心保温复合墙体、叠合楼板、预制楼梯以及成品钢筋,积极地推进临时建筑、道路硬化、工地临时性设施等配套设施使用可装配、可重复使用的建材和部品部件。强制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

  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取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健全与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分包管理、工程建设价格、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等制度,优化项目管理方式,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的统一管理和深层次地融合。鼓励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向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加强全过程监管,制定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分段验收方案,对全装修成品交房项目实施主体与装修分界验收。加强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质量管控,实施装配式建筑部品认定和目录管理,对主要承担重量的构件和具备极其重大使用功能的部品部件进行驻厂监造。施工公司要加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质量安全控制和检验检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公示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明确符合装配式建筑特点的施工图审查要求,加大抽查抽测力度,严肃查处质量安全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依托网络技术,建立涵盖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发展改革、规划国土、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数据共享,实现工程质量可查询可追溯。

  加强全过程监管,制定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分段验收方案,对全装修成品交房项目实施主体与装修分界验收。

  建立市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国土委、市环保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局、市国税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等,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密切协作配合,加大支持力度,扎实做好发展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各区政府要加强对本区发展装配式建筑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到实处。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装配式建筑年度发展计划及具体实施范围,将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关要求落实到项目规划审批、土地供应、项目立项、施工图审查等各环节,并定期通报各相关的单位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进展情况;加强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许可、施工登记和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项目依法不予进行竣工备案。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在立项阶段对项目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的有关内容做审查。

  市规划国土委负责加强装配式建筑项目规划行政许可、施工图审查的管理,制定和完善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文件深度规定和施工图审查要点,在规划条件和选址意见书中明确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要求并在土地供应中予以落实。

  一是对于实施范围内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建筑外墙厚度参照同类型建筑的外墙厚度。建筑外墙采用夹心保温复合墙体的,其夹心保温墙体外叶板水平投影面积不计入建筑面积。对于未在实施范围内的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给予实施项目不超过3%的面积奖励。

  二是由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项目专项奖励政策,对于实施范围内的预制率达到50%以上、装配率达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资项目予以财政奖励;对于未在实施范围的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按增量成本给予特殊的比例的财政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对于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可依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在本市建筑行业相关评优评奖中,增加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指标要求。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在办理房屋预售时,可不受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要求的限制。

  一是对于未在实施范围内的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给予实施项目不超过3%的面积奖励。

  二是由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项目专项奖励政策,对于实施范围内的预制率达到50%以上、装配率达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资项目予以财政奖励;

  三是对于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四是在本市建筑行业相关评优评奖中,增加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指标要求。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在办理房屋预售时,可不受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要求的限制。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技术集成创新,鼓励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超低能耗节能技术、智能建筑技术。建立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参与研究制定本市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发展的策略、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

  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推动装配式建筑企业组织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在建筑行业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联的内容。制定装配式建筑岗位标准和要求,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专业人才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研发、生产和管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通过现场会、论坛、展会、专题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相关知识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和市场发展。

手机站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移动别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