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日讯 7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与此同时,哈尔滨作为国家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规划部门正在修订《哈尔滨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条例》,文物保护部门也正在推行第三批文保单位“上户口”。新条例的施行,让哈尔滨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进入了新时代。
“太好了!这部新法规的施行,为依法保护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珍贵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为中华民族留下可触摸的历史文脉、历史见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曾一智表示。
这部新施行的“保护条例”,第一次对“历史建筑”下了明确的定义。历史建筑指的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采访中,曾一智说的最多的就是这部新条例给历史建筑穿上了“防弹衣”。“我希望借着这部新法的施行,哈尔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向着法治的方面,在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面前,让人治成为历史,让法律发挥它不可逾越的作用。”曾一智说,首先,这部条例对保护不可移动的历史建筑有极大好处,使暂时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建筑的历史建筑有了保护的法律依据;其次,使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中有法可依;再有,对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而言,不仅仅可以依法举报,还能在日常的踏查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哈尔滨的名城保护,有令人惋惜的败笔,也有因新闻媒体报道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努力而得到保护的可喜事件。
说到可惜,曾一智表示,最近发生的妇女儿童商店在修缮中违法施工不能不令人感到可惜。这栋老房子建于1917年,原为犹太商人奥昆经营的商店,建筑原有色彩为灰色。是哈市政府1997公布的二类保护建筑,处在中央大街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重要位置。使用单位于去年末向哈市城市规划局提出修缮申请,可如今修缮的现场却是:该建筑的后半部已经是贯通式的,一半房顶、楼板和紧邻金安国际购物广场一侧的整堵后墙已经消失,背立面外墙和屋面已经被拆除。尽管规划部门现场对其进行了依法处罚,但破坏已成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现行的《哈尔滨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条例》,如何保护各类保护建筑规定得非常详尽,但仍有破坏甚至毁掉历史建筑的事件发生,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
说到可喜,曾一智举例,去年4月,哈尔滨南岗区政府领导将她发表的批评上海爱建违法拆除百年厂房铸铁车间的报道批转哈西新区指挥部,并邀请曾一智去现场踏查,最终促成将已经列入哈西新区改造建设拆迁计划的哈尔滨机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哈尔滨机联机械厂)的三座厂房和烟囱、水塔、百余件机械设备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实现保护历史建筑与开发新区的双赢。今年2月,哈西“红房子”老工业遗迹保护项目已经启动,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现已入驻场区。
仅去年一年,在曾一智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呼吁下,哈尔滨广播电台(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原址)和创办人刘瀚住宅、犹太商人卡巴尔金经营的华英油坊、吉黑榷运局、民国年间哈尔滨特别市市长宋文郁住宅、契斯恰科夫茶叶店、天兴福制粉厂账房、忠兴福制粉厂账房、万福广火磨账房、三江闽粤会馆及哈尔滨口琴社重要成员任白鸥住宅、哈尔滨电车公司老厂房、俄侨经营的凡塔基亚夜总会原址等12处历史建筑被保护。
曾一智说,哈尔滨的相关主管部门,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上,也尽全力做了大量工作,仅凭这一点,对推行《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就是十分有利的。
手机站 |
微 信 公 众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