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格外的重视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多次到广东实地视察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汕头“小公园”、茂名柏桥村等地,就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广东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近年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加强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力指导下,推动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立法保护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出台历史建筑相关省级技术标准,建立并规范监督巡查工作制度,开展国家级、省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全覆盖及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日常巡查全覆盖,推动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法规和政策制度逐渐完备,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逐步形成依法保护、规范管理的工作局面。二是强化宣传激励。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同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并且开展广东省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激励在城乡建设中从事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集体和个人奋力担当、积极作为,取得积极效果和热烈反响。同时,热情参加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拍摄,组织《南粤名城》《寻迹古建》等名城宣传片和系列短视频拍摄,有力宣传推介了广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资源。三是建立保护体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编制广东省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多层次、多方位、持续性挖掘各类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价值特色和精神内涵,构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深入挖掘特色价值和遗产资源,促进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推动全省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珠海、汕头、江门、东莞等地工作成效显著。
珠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有着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历史积淀,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先行地”,尤其近代以来,中西交融、多元包容、开拓进取,孕育形成了珠海独特的城市文化。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古代海洋渔业、盐业发达,南宋绍兴年间设立香山县县治,明清时期浪白澳是中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近代以来这里名人辈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洋务运动著名人物唐廷枢、华南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杨匏安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珠海市有清末第一个国人自行设立的无税口岸香洲埠、中华民国时期“南方大港”实验的代表地中山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田”。
截至目前,珠海市共有唐家湾镇、斗门镇2个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北山村1个省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39个传统村落(包括2个中国传统村落、8个广东省传统村落),6片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334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1处历史建筑,36处改革开放历史性建筑,132公里古驿道和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珠海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中国珠海市第八、第九次代表大会均提出积极申报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工作要求,印发《珠海市建设和申报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工作方案》和《珠海市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将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工作上升为全市性的系统工程,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市自然资源局加挂“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牌子,统筹全市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申报编制完成《珠海市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名城总规为统领,深入挖掘珠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先行地的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定位,建立保护“山海城田”城市传统格局和香洲、唐家两个历史城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空间框架,并全方面开展各层级保护规划编制。二是完善专项法规。2018年出台珠海第一部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政府规章《珠海经济特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2022年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并印发《珠海市历史建筑修缮维护监督管理办法》,确保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有规可依。三是开展数字化保护。2016年创新开展历史建筑三维数字化建档项目,直观展示历史建筑特征、室内场景和旁边的环境。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建立“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一张图”,将历史背景和文化要素全部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化平台,协调好历史背景和文化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关系。四是建立动态维护机制。2016年起每年开展历史建筑动态维护工作,委托专业团队定期现场核查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梳理亟须修缮名单和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并向珠海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报告,强化历史建筑保护的系统性、全面性。
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全方位推进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一是推动文物及历史建筑修缮活化。推动包括唐家三庙、望慈山房、唐家瑞芝祠等文物保护单位及毓秀洋楼、秋厓杨公祠、朝阳路76号石屋等历史建筑活化为村史馆、书店、非遗文化展示点,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巨川唐公祠设立香山悦书斋,打造社区书吧和社区学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宪尧唐公祠设立粤韵堂,打造粤剧文化传承、体验和宣传基地,补足社会文化设施短板。二是擦亮香山古驿道文化品牌。2016年以来持续开展香山古驿道保护利用行动,以古驿道本体为基础,完成长南迳古道6公里、凤凰山古道4公里、东澳海关古道700米本体段修复建设。将沿线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连线成网,带动了沿线座村史馆的落成启用,促进了9个村庄的历史环境有机更新,持续增进古驿道与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的良性互动,着力打造“开放式、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推进历史背景和文化区域整治提升。采用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绣花”“织补”等方式,结合自己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打造一批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整治提升项目。会同已陆续投入约8亿元,结合乡村振兴开展了整治提升和活化利用;淇澳白石街两侧引入民宿、文创等产业;斗门旧街已完成街区建筑修缮及外立面风貌整治等,塑造街区良好风貌。目前,会同、北山村年均接待游客都达到了100万人次左右,大幅度的提高了城市活力与文化内涵。
制作推出微纪录片《沧海有珠》,以数字化技术和文艺化叙述生动展示珠海文物遗迹。全面统筹新媒体平台,依托“珠海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专题推介珠海市古镇、古村、古街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故事。组织并且开展多项活动,展现珠海历史背景和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国家、省市媒体的关注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北山村于2009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广东省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于2020年8月获批,现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大宗祠)、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不可移动文物、14处历史建筑。北山村自南宋开村距今780多年,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保护良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杨氏大宗祠,其建筑气宇恢宏,工艺华美,是珠海地区古建筑艺术的典范。北山村反映了香洲区南湾地区村落的自然地景变迁,是以历代人文胜景、生态环境和传统生活延续为代表的重要城市历史景观地。
近年来,北山村全面深化红色教育,结合杨匏安陈列馆等本土红色资源,举办杨匏安红色原创作品展演,借助粤剧、舞蹈、民歌等学习教育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北山村积极地推进历史与艺术的结合,通过“一店一品”的商业布局、公开透明的物价以及严格规范的民宿管理等,让文艺的生活与北山村管理的科技化、规范化实现了“文化+”“科技+”完美融合。“北山音乐节”让北山村形成“文化北山”的品牌形象,进而反哺文化旅游,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旅游消费,而古村旅游、文化旅游又为音乐节提供了资本和服务的支持。
斗门旧街于2021年3月被定为广东省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于2024年2月获批,现有2处不可移动文物、11处历史建筑。斗门旧街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当时斗门墟集市贸易发展兴盛,周边的商人、本地华侨和外国传教士纷至沓来,投资经商、办教堂。之后由加拿大牧师、建筑工程师嘉理慰等人负责统筹规划、设计,陆续建起了广英祥、大昌、祥盛等建构筑物。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斗门旧街重新建成,包含200座博采欧式、南洋、中国岭南等地建筑精华、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店铺,成为斗门地区最早的繁华商业点之一。
现存斗门旧街完整延续了民国时代的街巷空间和骑楼建筑形式,是珠海市唯一保存较完整的骑楼街。近年来,斗门旧街坚持保护为先,紧紧围绕“建筑为体、文化为魂、非遗为魄、商贸为引”的理念,“修旧如旧”再现南洋商贸气息,积极探索镇企合作模式丰富街区业态。2021年完成了斗门旧街修复项目(一期)工程,对外立面及部分门窗破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并对与历史风貌不符的建筑进行复原或立面设计改造,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通过修缮手段恢复原貌等。同时“因时而新”打造特色文旅IP,开发文旅服务、非遗展示、民俗体验、住宿休闲等业态,建设“文化+非遗+旅游”发展平台,持续改造焕新,各类创意休闲产业以及非遗表演的入驻让街道焕然一新,为斗门旧街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2013年,历史厚重的斗门旧街因其保存完好,入选“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街”;2023年,斗门旧街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习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线日上午,国家主席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将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房山区公共租赁住房剩余房源“快速配租”的公告》。
自2022年以来,石柱县紧抓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的机遇,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针对农房的质量安全、建设管理以及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攻难点,促进乡村振兴,确保广大群众安居乐业。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发布《关于调整常德市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建设全区首个旧物置换中心,居民家中的沙发、桌子、柜子等大件旧家具经过收集、处理、评估后进行陈列,市民可以在周末挑选心仪的物品。
9月3日,由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办,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等单位承办的2024年湖北省住建系统“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活动在武汉电影制片厂一期A地块项目举办。
手机站 |
微 信 公 众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