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保护整治 继承创新——谈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保护

2023-11-04 行业新闻

  历史地段的保护是名城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老城中的文化遗存,应该在历史街区看到。历史街区将城市重要的历史遗存保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名城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历史街区具有活态遗产的特性,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兴趣的逐渐改变,老街怎么来适应今天的生活,老街的历史遗存如何传承,也应引起重视。

  在对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过程中,应以“保持生活的延续性,保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依循历史的真实性”为指导理念,整治建筑环境,更新基础设施,并确保街区的传统格局和肌理,保持建筑群、古迹周边的环境和街巷里的小环境,这也是街区保护整治必要的更新改造方针。

  对北京25片历史街区进行规划编制时,建议要保存肌理,即原有建筑的房基线不能动,才能保持空间格局。之前北京王府井街区的改造工程,使街区内原东安市场旁边的很多商店、门脸都相继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东安大楼,街道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而日本东京著名的银座商业街区,街区内每个商店都属私人企业,房基线是不允许动的,于是街区内各建筑高度普遍上涨,由原来二三层的楼,变成现在十几层的楼,但是街面没有变。逛银座自然是很有味道,可见,保护肌理很重要。

  另外,对于街区旁边的历史建筑,也不能随便改动,有的店面是开敞的,有的实心墙开门窗,也不能随意将所有店面统统改成开敞的。尊重历史就是将街区按照传统风格保留下来,突出其历史真实性。

  对历史文化街区应实施整体性保护,并划定保护范围。如屯溪老街在保护规划时,划定了一个核心保护区,即街区两侧方20米宽的部分,对其严格保护,对街区两侧街巷及其民居也作为建设控制区。由于屯溪老街地处江边,周围山水环境很重要,为此,提出街区的环境协调区,不许在此建高楼,有效保持街区大环境。各地应根据街区真实的情况,合理划定保护区,保持整体环境的完整。

  历史文化街区还应遵循积极保护的原则,也就是在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比较好的协调措施,使两者相结合,既能保护,又能利用,充足表现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基本功能。积极保护还体现在多渠道、多方面地介入到街区保护工作中,比如规划人员、文化工作者、文物工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积极投入;另外,通过种种积极因素来促进历史街区的发展,也是积极保护的体现。福州三坊七巷的社区博物馆和名人博物馆,是依循积极保护原则有效保护的典型范例,当地深入挖掘街区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效开发利用并充分展示,切实做到了街区基本功能与文化传承保护相一致。街区的保护利用和继承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各地应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保证街区基本功能的充分体现。

  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应以保护为前提,进行小规模、小尺度整治,不准大拆大建,更不许拆旧建新、拆真造假,否则会将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本质毁掉。可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专业指导的方法来进行具体操作。政府是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全局利益的最主要代表,对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具体保护工作起到统筹调控和引导的作用;居民本身就是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一部分,改善街区生活条件是为居民,文化传承要依靠居民,原住民与历史街区密不可分,应加强原住居民的参与性,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要有固定的保护队伍进行运作,如管理队伍、宣传队伍等;要有街区保护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来对街区整体风貌和具体历史建筑进行检验确定和指导,逐步整治,渐进改善,逐步纳入正常的保护轨道。

  另外,保持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的活力状态,也至关重要。一般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所处地段较好,收益较高,活力也相对旺盛。过去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保护不好,除资金困难外,主要是由于缺乏活力,致使街区被慢慢淘汰。而部分商业街虽已具有较旺盛的街区活力,却还不满足,要“做大做强”,于是大肆拆迁仿古,反倒使街区的历史风貌逐渐消失。所以在整治利用时应注意把握好“度”,一旦过度,就会喧宾夺主。纯居住区不一定要进行旅游开发,改善百姓生活环境,保持街区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使百姓安居乐业,使街区与民众生活真正地融合起来,也就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了。

  总之,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保护目的是将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能让其丢失。在继承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有所创新,使创新的文化符合历史街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推动历史街区的进一步保护;结合街区真实的情况,区别对待,避免“仿古一条街”“街区风貌雷同”的情况出现;改善街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使街区整体风貌和内部现代设施相协调,保证历史街区发展的有序性,促进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与社会、社区及生态的和谐发展。(朱自煊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手机站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移动别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