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装配式建筑驶入“快车道”

  从全省首个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标准化建设项目——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校区学生宿舍落地,到全省首个钢结构装配式居住小区——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紫湾村集建区建成......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在湖南各地“遍地开花”。

  一批示范项目不断落地,带动周边、辐射全省,湖南装配式建筑发展驶入“快车道”,装配式建筑产业跃升“千亿产业”行列。

  6月,夏日时节,走进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紫湾村钢结构装配式居住小区,绿树成行、花开似锦。几个村民在独栋别墅前打扫卫生,庭院干净又整洁。

  作为国家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城市(县区)之一,西洞庭管理区依托当地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生产企业技术优势,在紫湾村建成全省首个钢结构装配式居住小区,包含独栋两层住宅54套,停车位62个,小区绿化率达44.7%。

  “钢结构装配式房屋,修建工期短、成本低。”村民周民安和记者说,他家的2层楼房比砖瓦结构楼房工期缩短一半、成本降低30%以上。

  近年来,湖南格外的重视农村建房工作,住建部门强化农村建房特别是限额以上农村建房监管,鼓励选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进一步加大“绿色农房”的推广。

  按照“农民自主、企业自愿、政府支持”的原则,长沙全方面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农民建设自住自用的装配式农村住房,优先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非轻钢)、装配式木结构技术建造方式,按着建筑面积平均奖补400元/平方米,最高奖励5万元。

  创办“绿色农房”样板,打造高品质乡居生活典范。在望城乌山,龙王岭安置小区采用远大住工全装配式绿色农房产品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24栋独栋房屋不到2个月交付,因受洪灾倒房的群众很快开始新生活。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湖南推动装配式建筑“下乡”,不仅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能源消耗,还有效提升了农村建筑品质和居住舒适度,让更多老百姓住上省心又安心的好房子。

  将家里的老房子推倒重建,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罗家潭村村民赵卫清对自家新房,越住越满意。

  “去年夏天,我一共只开了4天空调,外面三四十度,房子里只有20多度,平时开个电风扇就足够了。”赵卫清的新家是装配式住宅,采用“全装配式复合密肋夹芯保温板”的预制墙板。

  这是湖南诚友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由它“拼装”建造的房子集“冬暖夏凉”“抗震防风”“防火防潮”等优点于一体。

  “我们联合湖南大学以及海内外知名专家团队,研发打造全装配式复合密肋夹芯保温板技术体系,取得160余项技术专利。”诚友绿建董事长符维庚介绍,公司建成投产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形成100余亩装配式建筑研发基地,钢筋混凝土复合密肋夹芯板年产能达30万平方米。

  用“空心墙”搭房子,用“超强超轻”的不锈钢芯板一天建3层,用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玻璃幕墙自主发电......近年来,湖南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三一筑工的SPCS结构技术、远大科技的不锈钢芯板技术、湖南中建奇配科技有限公司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各显优势,让装配式建筑产品的质量全面提升。

  目前,在长沙、株洲等重点发展地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逐年提高。今年一季度,长沙城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总面积占城镇新开工建筑总面积64.7%。益阳学校、医院等重点建筑领域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目前,全省现有装配式建筑企业1000余家、其中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装配式构配件年生产能力达到3500万平方米,产业总产值逾1000亿元。

  湖南装配式建筑跃升“千亿产业”,既得益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更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密不可分。

  长沙市以建设国家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为契机,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纳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体系,打造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基地13个、省级基地30个,培育产业链骨干企业400余家。

  岳阳市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列入12条新型优势产业链,重点加大绿色装配式建筑企业培育培植力度,推动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郴州市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个链条、形成一个产业”的思路,培育4家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攻克关键材料、基础部件、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的企业。

  湘潭市坚持建筑建设和建材产业统筹发展,打造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出台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强链工作方案,培育规模以上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企业30余家。

  益阳市明确培育壮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全方面提升全市建筑行业产值,“分步走”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水平发展......

  14个市州,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分类推进,构成了湖南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装配式建筑已被列入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湖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途更加广阔、引领建筑新潮流。

手机站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移动别墅房